骶髂关节由骨盆后部骶骨和髂骨构成;骶骨本质上是一个固定在骨盆环内的楔子,以提供稳定性并允许轻微的运动。
在儿童和年轻人中,骶骨和髂骨之间的接触面相当平滑,关节的作用就像一个典型的滑膜关节。
随着个体进入成年期,髂骨和骶骨的表面形成脊和凹陷,它们更像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
随着年龄的增长,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变得比灵活性更重要。
1. 骨骼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其关节面为 "L" 形。
髂骨上的关节面位于髂骨的后上方,由一个垂直向的短臂和一个相对横向的长臂构成。
骶骨侧面上也有一个垂直的短臂和横向长臂,与髂骨的相吻合,就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
2. 韧带
骶髂关节周围有多条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骨间韧带和骶髂背侧长韧带等。
此外,还有一条髂腰韧带维持腰椎和骶髂关节的稳定。
3. 运动
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运动具体是指骶骨相对于髂骨的运动。
躯干的前屈和后伸可引起骶骨的双侧运动,髋关节或下肢的屈伸引起骶骨的单侧运动。
骶骨的“点头”运动
表现为骶骨的基底部向前、向下运动,骶骨尖向后、向上运动。此时,骨在关节面上沿短臂向下滑动,沿长臂向后滑动。
骶骨的“反点头”运动
表现为骶骨的基底部向后、向上运动,骶骨尖向前、向下运动。此时,骨在关节面上沿短臂向上滑动,沿长臂向前滑动。
损伤分析
在点头或反点头中,只有大约 1°-4°的运动能力。
若向前倾超过约 4° 韧带就会变得绷紧,骶骨就会随着髂骨被拉向前倾。所以在这个时候,骨盆和骶骨是一起运动而不是独立运动的。
因为骶髂关节处活动范围很小,腰椎的运动力通过骶髂关节传递到骨盆。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腰椎前凸程度过大,来自腰椎区域的力会使骶骨向前方向倾斜。
因为骶骨相对于骨盆只有几度的自由运动,这些力也会使骶骨和骨盆向前倾斜。由于骨盆前倾,骶骨不能有效地将力分散到骨盆,骶髂关节的不平等负荷可能会导致该区域的疼痛。
4. 稳定
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因素包括:
- 结构锁定机制
- 力锁定机制
结构锁定机制:
① 骶骨是楔形的,能在髂骨间获得稳定。
② 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不平滑,是不规则的。
③ 青春期后大多数人的骶髂关节面会形成月牙形的凸起,贯穿整个髂骨表面,骶骨有相应的凹陷,互补的凹凸结构增加了骶髂关节的稳定性。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的凹面会不断加深,关节会变得更稳定。
力锁定机制
主要通过连接处的压缩力来实现,压缩力产生的主要结构是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和筋膜。
压缩力是由两部分产生的:
① 通过骶骨的“点头”动作,此时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等拉紧。
由于骶骨和髂骨仅有1/3的面积相连,关节周围的韧带为其余面积提供了稳定性。
②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核心肌的激活。
内部的核心单元
分析
以后深链肌群为例,解释肌筋膜链维持骶髂关节稳定性的机制:
① 在足跟着地之前,胫骨前肌发力,使股二头肌和腓骨长肌激活,增加后纵链的筋膜张力。
股二头肌在坐骨结节处与骶结节韧带相连,把这种筋膜张力传递到骶结节韧带来稳定骶髂关节。
② 同时,通过筋膜与对侧的竖脊肌和多裂肌相连。
5.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可导致骶髂关节源性腰痛。
骶髂关节轻微半脱位,造成关节后韧带张力增加,可刺激神经末梢,并引起疼痛。
表现为其周围的臀部疼痛、腹股沟区疼痛或坐骨结节周围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