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建筑师,他改变了今天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城市天际线。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想一下城市的样子,相信大家脑海里多半会出现下面场景。
今天世界上的超级大都市,如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和芝加哥或者中国的上海和北京,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域,无一例外的是笔直的摩天大楼直冲天际。20世纪中后期开始,这些精美的高楼大厦开始由一个人的推广而风靡全世界。这些精致的高楼大厦之父,是现代主义最伟大的建筑师:
1886年密斯出生在德国亚琛,父亲是一名石匠,有一间自己的小作坊。石匠倒不是指搞雕塑的,而是为建筑加工石材构配件。密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店里给父亲打下手,长大后陆陆续续地在当地几位建筑师的工作室里做学徒。就这样,童年并没怎么上过学的他却在各种各样的施工现场熟练掌握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建筑细节的处理方法。在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对建筑每一寸细节近乎变态的严格把控成了他个人最大的特点之一。
后来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God is in the details
上帝在细节中
这里提一下为什么说材料和构造的掌握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非常重要。好比做菜,对食材种类以及火候的精准把控往往才是做好一道菜的基础。在建筑师这个行业里,一些设计方案,真拿到现场去建,由于对构造细节、材料等认识不到位,房子建出来就会出现不安全以及与设计初衷严重不符的现象。
1908年,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密斯来到当时设计界大神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应聘。要知道,这种当时的顶级事务所门槛是很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格罗皮乌斯也在这里打工,但人家出身建筑世家,又是名校(夏洛腾堡工学院,算是世界顶级理工大学)毕业。可就是在无数份优秀应聘者中,面对一个没有学历的小镇青年,贝伦斯居然痛快地答应了,最主要的是他觉得,相比起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张口闭口就是“设计理念”但却连真正的工地都没下过的人来说,密斯是一个“建造”基础扎实的人。
密斯在这里干了三年,在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等方面,开始形成自己的设计观。还通过贝伦斯混进了当时德国最牛的设计师圈子—“德意志制造联盟”。最重要的是,通过贝伦斯的引导,密斯开始关注当时的荷兰大神贝尔拉赫的设计思想,他所提倡的“建筑结构诚实性”,对于密斯的影响一直贯穿了整个人生。
敲黑板:这个所谓“结构诚实性”的大概意思是:建筑不需要像古典风格那样,用外包的方式将建筑包起来,而是要从外面一眼就能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去掉多余的装饰。
三年后,密斯离开了贝伦斯的事务所开始自己单干。相比格罗皮乌斯刚刚独立门户就接到了很多大单,密斯则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闭关思考自己的设计风格。他绘制了大量关于心目中未来建筑的图纸,都是一些由钢结构和玻璃组合成的被他自己称为“骨头与皮肤”的结构。这种大楼也就是今天你看到的所有玻璃摩天楼的祖宗。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的玻璃幕墙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建筑内部的一切结构,使得建筑看起来就如同水晶一般干净清澈。
在把建筑“越做越单纯”这件事上,密斯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1929年,世界博览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密斯创造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杰作: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这座房子非常小,而且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甚至在当时的人看来就不能算是一座“建筑”。整个房子只是由几根孤零零的柱子支撑起的钢筋混凝土屋顶,四周用几片大理石和落地玻璃围合而成。
室内除了一座人体雕塑和几把密斯自己设计的椅子,就没有任何的家具了。
在这座建筑中,密斯用最简单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作材料与结构的“高级感”,只有剥离了所有的装饰,材料与结构最本质、最原始的美感才能呈现出来,工业时代的建筑最终形态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建筑一经建成便震惊了整个建筑圈,密斯也一举成名。
通过德国馆,密斯提出并论证了影响整个设计界直到今天的一条理论:
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
一年后,密斯接替格罗皮乌斯和迈耶担任了“包豪斯”的校长,不久之后纳粹便掌控了整个国家,由于密斯的现代风格并不符合希特勒的政治需求,也由于之前提到的包豪斯自创立以来,学校里便蔓延着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为独裁的纳粹所不容,不久后学校被迫关闭,密斯也被逼移民美国。1954年,他设计了他职业生涯的另一座精品,真正被称为“国际主义”的建筑—西格拉姆大厦。从这座建筑中,我们看到密斯对于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极简主义思想几乎到了强迫症的程度。这座建筑外观平整,没有一丝装饰。
外部的钢结构框架从顶端一插到底,整个建筑在玻璃与钢铁严丝合缝的组合下产生了冰山一般冷酷的精致感。为了使建筑从外面看上去不会因为开窗不统一而显得杂乱,他还强制性地要求整座大楼的窗户只能开成三个档次:全部关闭、开一半、全部打开。因此,建筑无论什么时候看上去都是整齐的方格子立面。。
关于密斯和他在美国的一位美女业主还有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1945年,密斯在一次晚宴上遇到了伊迪斯·范斯沃斯,她是一名高学历的医生,也是个妥妥的富二代,最重要的是,她是密斯“迷妹”。这次见面,密斯也被这位美女打动,在第一次聊天中,密斯对范斯沃斯承诺:
“我愿意为你建造任何形式的房子。”
这可能是一个建筑师能说出最浪漫的承诺了。当然,这句话感动了范小姐,不久之后,她在伊利诺伊州买下了一小块土地,并邀请密斯来为她设计一座别墅,要求很简单:我一个人度假用,亲近大自然,拉拉小提琴。之后密斯用了六年的时间来设计并建造这座房子,这六年中,两人一起讨论设计,一起参与建造的过程,一起讨论哲学,两人关系也进一步的发展。
敲黑板:在范斯沃斯的回忆录中,她提到自己曾多次要求密斯修改设计,多增加一些私密性的围合空间,但密斯并没有同意,依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座房子也将密斯的设计理念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整个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极简。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举个例子,整座房子,除了卫生间四面的墙是封闭的,其他全部的房间包括卧室,都是全透明的,在这座房子中,密斯将“少就是多”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建筑没有一丝装饰,仅仅是地面和屋顶板夹了几片玻璃。只不过对于范小姐这样一个单身的姑娘,这种房子住着确实没有什么安全感。
后来范小姐第一次住进这座房子时,完全暴露的卧室让她根本没有办法睡觉。这段时间里,两人三观的差异性也逐渐暴露,这使得她和密斯的关系也迅速变得紧张起来。
密斯将房子内部功能全部以模糊的形式融合在一起,他希望当范斯沃斯小姐从进门到客厅再到卧室,是不需要穿过任何墙壁或者门的。这就是密斯为她发明的:
流动空间
后来也成为各种富豪们度假别墅常用的内部空间形式,直到今天都非常流行。
当房子建成后,范斯沃斯甚至将密斯告上了法庭,理由就是密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钱,建造了一座几乎无法使用的房子,她觉得受到了“欺骗”。而密斯则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并解释称“每当我们被限制在传统中时,建筑设计便无法跳出古典的范畴。在物质发达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从功能的角度来设计建筑,这是未来的趋势,不可避免。建筑内部空间的通透和灵活将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等他balabala讲完了自己的话,密斯遗憾地对范小姐说:
“我承认这座房子有很多缺点,我只能对你说声对不起,我愿意承担一切损失。”
可能是范小姐觉得累了,该结束这一切了。她选择撤诉,并且从此不再联系密斯。在后来的二十年中,她依然将这座房子作为自己的度假小屋,并在这里举办一些小型活动,直到1972年将这座房子卖掉。
如今的范斯沃斯住宅已经成为了经典,并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也是今天每个建筑师心中的圣地。
其实我觉得范小姐只是想问密斯:你的理念和我,谁重要?只是最后,密斯还是让她失望了。是啊,当初是谁说愿意为我建造任何房子,你不记得了吗?
1968年,密斯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后一件杰作:为自己的祖国建造一座美术馆—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这座建筑依然延续了他“少就是多”以及“全面空间”的理念,整座建筑只是在一块台地上,用若干根十字形柱支撑起的一个巨大的平屋顶,外表面用玻璃围合。要硬说这是一座美术馆,也可以。但是按照密斯一贯的主张,这个巨大的空间可以用来作为任何功能。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到今天依然存在着许多争议,他的很多房子并不“好用”:在西格拉姆大厦中,为了使建筑从外面看上去“整洁纯净”,他不顾使用者的心情,将窗户设计成了只能全开、开一半和全关三种模式;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克朗楼中,将学生的教室设计成了一个巨型大空间,密斯希望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变换室内的空间形式,但在当时遭到学生的集体吐槽(虽然后来这种建筑形式成了今天很多大学建筑系专业课教室的标配)。
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的是:他所提倡的“少就是多”,从根源上同建筑装饰彻底决裂,将建筑回归到了它最本质的样子,并且用这种极简的空间处理手法重新定义了“高级感”;以前人们认为巴洛克才是高级,古典主义才是高级,密斯用他的作品改变了现代人的观念,这才是他被封为大师的原因。他全面改革了高层建筑结构及外观,并使得这种风格迅速火遍欧美,紧接着蔓延至全世界,所以说,他改变了今天世界三分之二的天际线。
1969年,83岁的密斯病逝于美国芝加哥。
用一生做自己绝不动摇的执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