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岛,原名青岛,又名琴岛。在南青岛湾中,是青岛游览胜地。
一、位置与历史

小青岛与栈桥隔海相望,距海岸720m,面积0.012km²,海拔17m。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长青而得名。又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青岛设市,此岛乃更名为小青岛。

1900年,德国人在岛上建立八角形白色灯塔一座,1949年塔身增至155m,为来往船只导航。东侧有防波长堤与陆地相接。30年代初,小青岛曾辟为公园,后沦为日军驻地,历代沿用。

二、小青岛公园
小青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新建了一处茶亭,修筑了游艇码头,供游客乘小艇渡往,已被辟为公园。

那时青岛汇聚了大批文人墨客,多居住在小鱼山附近,闲暇时会去小青岛上游览。。
三、琴屿飘灯

1988年夏,小青岛修葺一新,对游人开放。游人可由鲁迅公园西侧的琴屿路经大堤上岛观光。由鲁迅公园入口,沿西海岸新修的450m游览线登岛,岛上栽植春夏秋三季开花的观赏植物,并设有茶室、冷饮室、垂钓处、花廊、飘台等。

游人于此眺望海景,远近山水相连,妙如画境。夜晚灯火明灭,虚实缥缈,塔上的红灯与栈桥上的灯光在碧波上浮动,构成一幅美妙图画。青岛十景之一的“琴屿飘灯”即此。

在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的南部有一个非常小巧的广场,广场中间立有手抱古琴、目视海面的“琴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