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德国历史简介(带你详细了解德国简史)

时间:2024-10-25 13:15:0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德国。

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左右,以温带气候为主。德国人口约8000多万人,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3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柏林-贝尔维尤宫


早期文明时期

关于日耳曼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古希腊作家皮提亚斯的旅行记,罗马人塔西佗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罗马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关于他们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谜,只能说是大概,没有统一的学说。


日耳曼人

现今瑞典南部境内、挪威西部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认为是日耳曼人的故乡,后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

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东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士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北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等。

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让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

日耳曼人大多数是定居的农民,很少游猎。经济自给自足,手工业有铁工、陶瓦工、木工。原始印欧语言形成的时候车轮就已经被发明了,在日耳曼语言中“轮”有两个词。日耳曼人没有货币。他们之间的贸易以货物交换为主。最重要的财产是牲畜。今天英语中的 fee (收费)与德语中的 Vieh (牲畜)是同一个词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绵羊、猪、山羊和马。养蜂业和织布业也有。日耳曼人还知道如何制造奶酪,对奶酪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词。

在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

日耳曼人穿着很少,常常只是一片兽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饮食上绝大部分是乳制品和肉类,他们对农业并没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日耳曼人的居民点相当小。通过对他们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学家可以推测出他们的居民点一般约有200个居民。这些居民点没有系统的计划:假如有一个日耳曼人在一个地方定居后就会有其他人搬过来。直到今天在德国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区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由多个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村落。

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于木头现在都早已腐烂了,只有通过它们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来考察它们的建筑方式。最常见的日耳曼住房是长方形的。人畜同住一个房中,只有一堵墙隔离他们。住房内没有其它墙。在它的当中有一个燃火点。屋上的一个洞用来排烟。日耳曼人房屋没有窗户。

现今的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冰岛人、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荷兰人、佛拉芒人、卢森堡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语言为德语。

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也是整个欧洲主体民族之一。


古日耳曼人时期

公元前6世纪,因为自然灾害和饥荒,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人,向南迁徙到今法国、德国和波兰一带,后来与高卢人和罗马人发生冲突。

公元前113年,辛布里人条顿人等日耳曼部落从日德兰半岛(今丹麦)南下,与罗马共和国发生战争,后世称之为“辛布里战争”或“条顿入侵”。

这些日耳曼人战败后,无カ再向南迁徙,一直生活在莱茵河、多瑙河与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被隔绝在罗马文明之外。与欧洲其他种族相比,日耳曼人受罗므文化影响较少,被罗马人视作蛮族。

公元前58年,罗马共国将领恺撒率军出征高卢(今法国及其周边地区),在高卢的孚日山(位于今法国和德国交界处)击败了日耳曼人,史称“孚日山战役。


恺撒

此战后,高卢地区被纳入罗马的统治范围,日耳曼人在高卢无法与罗马人对抗,退到了莱茵河以东。此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一直在莱茵河对峙,直到奥古斯都时期罗马人越过莱茵河征服日耳曼人。(被征服的只是一个分支)

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发动了对日耳曼尼亚的征服战争。到公元6年,日耳曼尼亚的日耳曼人被罗马征服,罗马军团入驻当地统治日耳曼人。

此前,日耳曼人经常越过莱茵河,骚扰罗马帝国的边境,双方互有胜负。

公元5年,罗马帝国征服日耳曼尼亚(莱茵河、多瑙河与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后,设置了日耳曼行省,在当地引进了罗马的租税和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的不满。

公元9年,日耳曼尼亚的日耳曼人由于不满罗马帝国占领军的统治,在条顿堡森林伏击罗马军团,大获全胜。

此后,尽管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还有几次报复性的军事行动,但罗马在日耳曼地区的扩张基本停止。当地的日耳曼人保持了独立,为公元四世纪日耳曼人南下入侵罗马帝国埋下了伏笔。


法兰克统治时期

公元476年,日耳曼领袖奥多亚赛废黜西罗马末代帝,自立为意大利国王。

公元481年,法兰克部落首领克洛维继承他父亲的权位后,成为了法兰克人的国王。后世一般将克洛维继位视作法兰克王国正式成立的标志,将他称之为克洛维一世。

法兰克王国后来成为了西欧和中欧地区影响カ最大的国家,查理曼统治时期王国的疆域和西罗马帝国大致相当。法兰克王国解体后,其组成部分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法国、德国和西欧其他的一些小国。

公元751年,查理曼的父亲丕平三世在教皇的支持下篡位,废黜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取而代之,创立了加洛林王朝。


丕平三世

公元772年,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为了扩张领土,率军进攻分布在今荷兰和德国北海海岸的萨克森人,开启了漫长的萨克森战争

公元772年,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为了扩张领土,率军进攻分布在今荷兰和德国北海海岸的萨克森人,最终将萨克森地区纳入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版图。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为了结束长时间的内战,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分为了三个国家: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日后的法国。中法兰克王国,就是日后的意大利。

东法兰克王国是德意志王国的前身,现代德国正是在东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担任东法兰克王国首任国王的是路易二世。他是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一世的第三子,他还有两个哥哥洛泰尔和丕平。

817年,路易一世颁布《帝国诏令》,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分给了三个儿子。幼子路易得到的是日耳曼地区的巴伐利亚(今德国南部),所以后世称之为“日耳曼人路易”。

公元870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又称“日耳曼人路易”)和西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又称“秃头查理”)在墨尔森签署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领土。

东法兰克王国得到了洛林(位于今法国东北部),西法兰克王国得到了普罗旺斯(位于今法国东南部)。《墨尔森条约》奠定了现代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大致边界,也为法德两国围绕洛林地区产生的领土纠纷埋下了伏笔。

公元911年,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后世称之为康拉德一世

公元919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康拉德一世逝世,他生前推荐的萨克森公爵亨利继任王位,后世称之为亨利一世。因为亨利在得到他要继位的消息时正在捕鸟,所以后世也称他为“捕鸟者亨利”。


亨利一世

亨利的继位开启了萨克森王朝,他和他的后人把持王位超过了一个世纪。纳粹德国时期,亨利曾被纳粹党人视作德意志王国的首任国王大肆宣传。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创立德意志国家。萨克森王国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就此开始。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第一帝国时期)

公元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在罗马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后世将这一事件视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始。

1014年,教皇本笃八世为德意志王国国王亨利二世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公元1024年,德意志国王亨利二世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他所属的奥托王朝结束。出身于萨利安家族的施派尔伯爵康拉德二世,在贵族和教会的推举下,登上了王位,开启了德意志王国的撒利安王朝。

1073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登基时颁布训令,该训令的宗旨是教至上,其中“可以罢免皇帝”一条使得世俗与宗教权力的界限被打破,引起了教与神圣罗马帝国帝亨利四世的矛盾。

公元1077年,被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逐出教会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为了恢复教藉,从德国南下,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旅程,来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恳求教的宽恕,最后得到了教皇的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行

公元1122年,神圣罗马帝国帝亨利五世与教皇卡利斯特二世在沃尔姆斯城(位于今德国东南部)附近达成协议,规定德国主教必须依照教会法、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产生。

根据协议规定,虽然皇帝能够亲自出席或者派代表出席选举会议,但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亲自任免主教,皇帝对教会的控制大为削弱。为了争夺主教的任免权问题,亨利五世的父亲亨利四世就和罗马教廷产生过多次冲突。

1245年,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二世被教皇开除教籍后,王权受到教会和贵族的挑战;之后的德意志国王都没什么权力,使德意志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直到哈布斯堡王朝的开始。

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在德意志王位选举中获胜,成为德意志国王,后世称之为鲁道夫一世

1355年,查理四世经教皇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四世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诏书,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选举规则和流程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份诏书颁布之后一式七份,由黄金印章封印,因此而得名“金玺诏书”。

诏书规定,神圣罗马帝国帝由帝国境内(主要包含今天的德意志、奥地利、捷克等国家)的七大选帝侯投票产生,这七大选帝侯分别是三位宗教选侯:美因茨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主教;以及四位世俗选侯:波西米亚(现捷克)国王、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滕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这七位选帝侯之中,有四位表决同意即可选出一个新的德意志国王。诏书还确认了选帝侯的政治特权地位,承认他们的地位与皇帝相等,皇帝如颁布任何有损选帝侯权益的政令,均属无效。

这份诏书封印正面是坐在王座上手持权杖的查理四世,封印边缘撰文为“查理四世,受上帝保佑的罗马人皇帝,永远是帝国的主宰”。

1254年,德意志王国西部莱茵河流域的多城市通过结盟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城市间相互放弃征收水路和陆路的通行税,并组织武装保卫商队贸易。

公元1361年,汉萨同盟在哥特兰岛的贸易重镇维斯比(位于今瑞典东南)被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率军攻占,引发了汉萨同盟与丹麦的战争。

汉萨同盟最开始是由德意志境内莱茵河流域的吕贝克、汉堡等城市发起的,后来有萨克森地区的城市加入。

1382年,英格兰神父威克里夫首次将《圣经》翻译成了英文,出版多本宗教著作,主张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被视为英格兰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捷克的基督教思想家胡斯受到他的影响,将他的著作翻译成了捷克语,促进了捷克的宗教改革运动。

公元1419年,神圣罗马帝国派兵到波西米亚(现代捷克的前身)的布拉格,镇压当地胡斯派的叛乱,遭到胡斯派的强烈抵抗,叛乱很快蔓延至波西米亚全境。为时十五年的胡斯战争由此开启。

1484年,匈牙利国王马提亚率军入侵奥地利,在莱策斯多夫(位于今奥地利东北)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为之后匈牙利军队包围维也纳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485年,神圣罗马帝国遭到匈牙利的入侵,维也纳被匈牙利国王马提亚率领的军队包围,最后维也纳被攻破,之后奥地利一半地区都被匈牙利占据。

149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完成国内统一后,开始追求西欧霸权,远征意大利;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加强对瑞士地区的控制,以遏制法国在意大利的扩张。

公元1499年,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巩固在瑞士地区的统治,与瑞士邦联(现代瑞士的前身)发生了交战。瑞士赢得了胜利,神圣罗马帝国最终承认了瑞士的独立。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教堂大门上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宗教改革之路。

公元1524年,在宗教改革者闵采尔的号召下,施瓦本、法兰克尼亚、亚尔萨斯和图林根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随后,革命浪潮随后又扩展到整个南德意志,包括拜恩、普法兹、符腾堡、奥地利在内的地区均不同程度卷入起义大潮。直到次年9月,起义遭到封建领主组成的施瓦本(即今瑞士)联盟的全面镇压,才以失败告终。

这并不是南德意志地区的农民阶层第一次爆发起义。由于农民受贵族、天主教会、教士等特权阶层的压迫程度不断加深,整个15世纪到16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爆发了几十次不同规模的农民暴动。从1518年到1523年,德意志几乎每年都发生农民起义。直到1524年,闵采尔将农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1531年,神圣罗马帝国中信仰路德宗的诸侯组成军事防御联盟,联盟在萨克森公国境内的山城施马尔卡尔登成立,故称“施马尔卡尔登联盟”。

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订,确定了路德宗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地区平等存在的法律,使得新教势カ发展壮大。

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三名帝国钦差从窗口扔出窗外,是为布拉格拋窗事件。

1618一1648年,以宗教问题为导火索,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混战。被称为,三十年混战

公元1648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瑞典等新教国家分别签订《明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吕克条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随着和约的签订,作为欧洲天主教势力代表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室与瑞典王国、勃兰登堡邦国、新教国家之间的三十年混战也随之落幕。

1686年7月,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市奥格斯堡,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荷兰共和国、瑞典、萨克森公国、勃兰登堡公国等国家结成针对法国的奥格斯堡同盟

1702年,英国、葡萄牙王国和萨伏伊公国相继加入,于是,奥格斯堡同盟成员国从伊比亚半岛的西班牙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几乎囊括了除法国之外的所有欧洲国家,甚至连罗马教皇也加入其中,成为了一个全欧反法大联盟。数百年来,欧洲各国之间都是通过维持政治均衡来维护国家安全的。说白了,就是强大过了头就要挨打。

公元1740年10月,奥地利国王、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因误食毒蘑菇一病不起。

根据查理六世在1713年订立的《国事诏书》,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莎可在他逝世后,继承奥地利、匈牙利和波西米亚三处领地,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位女性“掌舵人”。


玛利亚·特蕾莎

公元1741年4月10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和元帅施维林率领的两万三干普鲁士士兵,与奥地利元帅奈伯格的两万士兵,在西里西亚境内的莫尔维茨交战,这一战是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中,普奥双方的首场大规模会战,史称“莫尔维茨会战”。

前一年12月,腓特烈趁奥地利王位换届之际,向新任女王、年轻的玛丽亚·特蕾莎提出对西里西亚的领土要求。

西里西亚大致位于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北部与普鲁士的勃兰登堡地区接壤,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和德国东部交界处。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西里西亚,两岸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很高。且该地区土壤肥沃,盛产谷物、马铃薯、麻类和甜菜等作物,还有丰富的煤、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

1791年8月2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二世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德累斯顿(今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境内的皮尔尼茨签署宣言。

宣言敦促法国大革命的革命者赶快还政于路易十六及波旁王室,否则一旦欧洲其他国家对法开战,普奥将共同加入对法战争之中,并且革命者警告万一路易十六遭遇不测,奥地利将随同欧洲各国加入对法战争

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里茨战役,奥地利惨败求和,签订《普雷斯堡和约》。

公元1806年8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放弃皇帝称号,只保留奥地利国王头衔,存续八百余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此灭亡。

1813年,英、俄、西、葡和瑞典组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

公元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7万法军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战役以拿破仑败阵,撤回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告终,是为菜比锡战役。因参战国家和民族众多,莱比锡战役又被称为“民族大会战”。

整场战役下来,反法联盟死伤约5.4万人,法军约死伤3.7万人。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联军的胜利意味着拿破仑征服德意志的最后希望已经幻灭,原本依附于拿破仑的莱茵联邦也随即解体,为1815年德意志联邦的成立扫清了障碍。


德意志联邦时期

公元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中欧及莱茵河两岸地区,39个德意志邦国组成了一个由奥地利主导的政治联盟,是为德意志邦联。

各成员国之间约定各自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但保证彼此相互防守,并联合保卫美茵茨、卢森堡、兰道等要塞城市。除此之外,邦联议会定期在自由城市法兰克福举行会议,由奥地利首相主持,而议会的主席则是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一世


弗朗茨一世

1848年,德国革命,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但到了1851年,由于国民议会各派之间的分歧,自由主义者谨慎的态度,君主派势力的压倒性优势下,革命走向失败。

1852年3月25日,保皇派的俾斯麦和自由派首领芬克在柏林东郊进行了一次决斗。两人因政见不合互相憎恶,最终矛盾升级。虽然决斗过后两人握手言和,但俾斯麦受到排挤被派到法兰克福当大使,他的铁血之路遭到第一次重大挫折。

1862年9月23日,俾斯麦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为首相。

1863年6月,俾斯麦在普鲁士彻底践行自己的铁血政策,对内实行专制,被称为“铁血宰相”。俾斯麦一手造就了德国的政治风气一一统治者极端保守又厌恶妥协,被统治者服从独裁专制,这种风气甚至在他下台后仍然主导了德国的政治。


俾斯麦

1864年2月1日,德国首相俾斯麦发动了“普丹战争”,带领普鲁士、奥地利两大邦国联军,打击丹麦,丹麦落败。本场战役也是俾斯麦带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第一场大战。

1866年6月14日,普鲁士和奥地利爆发战争,普奥战争是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关键一战。

该战中,普鲁士铁血首相俾斯麦借普鲁士和奥地利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地的统治纠纷,诱发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

1870年,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埃姆斯密电”,触怒了法国政府,导致当年7月,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两个月后,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战役后亲率法军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普鲁士打败法国,从而排除了法国对普鲁士统一的干扰。

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国政府缔结联合的和约,南德四国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为了进一步羞辱法国人,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首都的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帝,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在俾斯麦领导之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终于组成。德意志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和也时世界列强之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超过英国和法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帝,德意志帝国建立。


威廉一世

在此前的近百年间,德意志四分五裂、诸侯众多,一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而普鲁士只是境内的诸多政权中最为强大的一个。

1875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授意德国的《邮报》发表一篇标题为《战争在望?》的文章,指出法国正在准备复仇战争,从而在德国和全欧洲都掀起了一种临战的紧张气氛,被称为“战争在望”危机。

危机爆发的前一年,法国履行了对德50亿法郎的普法战争赔款。

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以德国在巴尔干地区没有直接利益为由,愿意当上调解人,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讨论巴尔干问题的国际会议,邀请各国出席,以平衡英国、俄罗斯与奥匈帝国的利益。

1897年 德国将贪婪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胶州湾,逼迫清王朝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所谓胶澳,就是现在的青岛。德国加入到侵略中国的列强行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885年9月,保加利亚人民起义,推翻了土耳其总督的统治,宣布保加利亚统一。

沙俄不承认保加利亚的统一,试图借保加利亚危机控制巴尔干半岛,将保加利亚归为己有。这就影响了奥匈帝国的利益,奥国与素来与俄国不和的英国联合发表声明,抗议沙俄对保加利亚问题的干预,并粉碎了沙俄策划的政变。

结果,俄国丧失了在保加利亚的控制权,与奥国关系降至冰点,俄国、奥匈帝国与德国早年形成的“三协定”寿终正寝,而德国也陷入了亲近俄国或者亲近奥国的两难境地,这一事件被称为“保加利亚危机”。

1888年3月,90岁的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继位,称为腓特烈三世,但在即位99日后随即病故,致使其子威廉二世继位,时年29岁。

1890年,俾斯麦向威廉二世递交辞呈,结束了他在德国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

1900年,德国加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沿途到北京,烧杀抢掠,到处放火,所到此处全是废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905年,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因为以摩洛哥作为殖民地之事引起了国际危机,被称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德国以保护本国商人的生命财产为由,派遣“豹”号炮舰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企图向法国发动军事行动以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此举使德法间关系骤然紧张,德、法两国再次出现战争危机,史称“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在塞尔维亚萨拉热窝遭到刺客枪杀。


塞尔维亚-萨拉热窝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同时,奥匈帝国的同盟德国、塞尔维亚的同盟俄国纷纷支援参战,英国与法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8月,德军开始进攻比利时重镇列日,持续到16日,最后一座要塞投降为止。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场战役。

1914年8月,俄罗斯帝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德国第八集团军随后向俄军发动反击,德俄之间爆发坦能堡战役,德军以不到20万人的军队击败了人数几乎两倍于己方的俄军。

1914年9月,德军在法国马恩河的大规模进攻被法军击溃,史称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也被叫作马恩河奇迹”。

1914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主力入侵比利时后迅速向法国推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以德军被英法联军合力击退为结果,直接导致德军作战计划一一“施里芬计划”失败,西线战场随后陷入长达4年的僵持。

1915年5月,德国 U 潜艇 U -20号在爱尔兰附近海域,击中英国豪华远洋游轮卢西塔尼亚号,引起猛烈爆炸。

卢西塔尼亚号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最豪华的游轮之一,与三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一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然而,在被击中后的18分钟内,卢西塔尼亚号船体急速倾斜,船舷上的救生艇还没来得及放下水,船体便沉没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中。卢西塔尼亚号上搭乘的1959名乘客中,1195人遇难,其中包括128名美国公民。

1917年1月16日,德国外交部长阿瑟·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冯·厄卡德特发出一封加密电报,其中建议墨西哥与德国结成军事联盟对抗美国。这封电报被英国情报机构40号房截获,当面向美国公开,被称为“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事件导致中立的美国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协约国阵营。

1918年3月,德意志帝国在一战西线战场发动春季攻势,由于主导者是德军司令鲁登道夫,故又称鲁登道夫攻势

1918年11月,德国工人和士兵革命合流,德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亡荷兰。统治德国近半个世纪的霍亨索伦王朝寿终正寝,德意志第二帝国随之灭亡。


魏玛共和国时期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签字现场

1919年的9月,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工人党”,一年后将该党改组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德国工人党”(英文缩写为纳粹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此前一年,希特勒得知德国战败,从此要受协约国摆布,在母亲的墓前痛哭了一场。同干百万德国士兵一样,他无法接受的德国一战战败的事实。愤怒之下,他把德国落败遭受的灾难,归结于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是这些人在德国背后放暗箭。

1920年,东普鲁士行政长官、德国右翼领袖卡普在国防军指挥官吕特·维茨将军的支持下,发动了推翻魏玛共和国统治的军事政变,史称卡普暴动

政变被反对叛军的工人大罢工牵制,新成立的叛军政府因无法正常运转,宣告解散。卡普和吕特维茨在宣布失败后出逃。

1921年3月,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动起义。起义提出口号,要推翻魏玛政府,以50%的增幅增加工人薪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并武装工人等需求,计划于当月底在德国哈雷和梅瑟堡发动反魏玛政府的武装群众起义。这次起义由于发生在三月而被称为“三月起义”。由于准备不足,以失败而告终。

1922年4月16日,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在意大利拉帕洛签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德俄两国宣布放弃在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赔偿要求,同时,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在经济上开展合作。

1923年,法国联合盟友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这一事件被称为“鲁尔危机”。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率领纳粹党,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发动政变,逼迫原来的执政者与他一起推翻柏林中央政府,史称“啤酒馆政变”。


阿道夫·希特勒

1924年2月26日,对希特勒的审判被安排在慕尼黑的一所陆军学校进行。由于被告方其中一人是希特勒,这场审判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审判。

此前一年的11月,34岁的阿道夫·希特勒冲进慕尼黑一家啤酒馆,朝天鸣枪,宣布发动革命。17个小时后,希特勒和另外9名嫌疑人被逮捕,被控重大叛国罪。一般来说,一个政坛新秀被捕入狱基本意味着他政治生涯的结束。可是,希特勒却将这场被动的审判转化为一场巨大的胜利,成了故事的“主角”。

1924年,为了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赔付一战赔款,协约国拟定了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1930年3月,德国国会正式批准了关于一战赔偿问题的经济方案,这一赔偿方案因由美国银行家欧文·杨格主持制定,被称为杨格计划

杨格计划降低了凡尔赛会议上确定的德国赔偿金额,并取消了对德国的经济管制,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然而,杨格计划通过后不久,德国便被卷入了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借机要求延期赔款。此后随着纳粹党上台,德国再也没有继续偿还过战争赔款了。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纳粹德国时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希特勒成为总理以后几个月,魏玛共和国消亡,德国进入“第三帝国”时期。

希特勒是怎么从一个五十来人小党派领袖,一步步成为共和国总理的呢?

希特勒的崛起,与当时德国风云莫测的局势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战以后,魏玛共和国与欧洲签订《凡尔赛和约》,割地赔款给德国人心里压下了很大的仇恨。纳粹党正是利用全体民众痛恨《凡尔赛条约》,希望民族自强的心理和要求,进一步扩大民族复仇主义的宣传。希特勒利用一切场合重复他在《我的奋斗》中的复仇主义,声称要使战败和混乱不堪的德国在阳光下占有比以前更加伟大的地位,必须建立一个新帝国,这个帝国以日耳曼人种为基础,确立领袖的绝对权力,为成为“地球的主人”而奋斗。遭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中下层民众,各自在纳粹党的宣传中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大批涌进该党。从1928年到1933年,纳粹党员人数从10万逐年上升到35万、80万和100万。

随着纳粹的崛起,德国的政治环境进入了德国共产党、希特勒的纳粹党和德国老牌社民党,三足鼎立的局面。

1933年2月27日,德国国会失火。火还在燃烧的时候,警察在现场逮捕了精神错乱的、躲藏在一所废弃建筑里的共产党员马里努斯·范·德·卢贝。希特勒借机大举镇压德国共产党,掀起白色恐怖。

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法案《授权法》。

如果这一法案通过,那么希特勒在总理的职位上,将有权颁布国内法律、签订对外条约,无须国会同意、无须宪法认可、无须总统干预,希特勒在德国将成为凌驾于一切的存在。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于慕尼黑展开了对冲锋队的清洗,队长恩斯特.罗姆被处决,史称“长刀之夜”,亦称“蜂鸟行动”。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了柏林﹣罗马轴心。为二战中的“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奠定了基础。

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借部下希姆莱和戈林之手,对保守派把持的国防军进行了清理,成功控制了德国军队。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完成了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当他进入奥地利时,大街上装饰着带有万字徽的旗帜和鲜花,四面八方的维也纳人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1938年9月29日,英、法、意三国首脑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慕尼黑举办国际会议,四国就苏台德地区的归属问题达成共识,允许德国占领本属于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起分为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的苏台德。

这场会议被认为是“二战”前英、法政府绥靖政策的巅峰。具体来说,就是英法两个大国选择牺牲捷克的利益讨好希特勒,避免大战爆发殃及自身。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战争刚到第5天,波兰就已经崩溃,9月26日,首都华沙陷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结束了此前僵持半年多的对峙,史称法国战役。战役爆发后,德军在六周内征服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与荷兰等国。


占领法国

1940年8月15日,德国正式展开对英国的空中打击,英伦空战打响。此战役又名“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空战,最终,英国取得了英伦空战的胜利。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同年12月,德军在莫斯科门户被苏军打退,巴巴罗萨行动以失败告终。

1942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入侵战役打。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此役中,苏军歼灭纳粹德国精锐集团军,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爆发,这场战役是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关键之战。

苏德双方总计投入了280万名士兵,出动了8000多辆坦克和5000多架飞机,创造了战争史上坦克会战规模与单日空战规模之最。此战之后,苏联完全夺回了二战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开始一路朝柏林推进,而德军则再无还手之力。

1944年6月6日,英美联盟国将数量庞大的军队从数干艘船只上倾斜下来,以史上最为宏伟的构想和最有效的运作,登陆法国诺曼底海滩

德国人在抵抗盟军登陆诺曼底的战役中遭到惨败,赔上了西线战局和第三帝国的命运。

1944年7月20日,以德国国防军上校冯·施陶芬贝格为首的反纳粹集团策划了一场政变,瓦尔基里计划。准备刺杀希特勒,接管德国政权,成立新政府,进而与美英议和。

瓦尔基里是北欧神话中挑选英魂的女武神,故该计划又名“女武神”计划。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战役爆发。大量苏联红军进攻柏林,德军兵败如山倒,在柏林即将陷落的时刻,阿道夫·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磋商该如何处置德国以及商定未来的欧洲新秩序,史称“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东德西德时期

1948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宣布在德国的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为成立西德政权做准备;苏联提出强烈抗议,切断了德国西部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空中航线,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美、英、法三国在德国西部的占领区合并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为了反制,在德国东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在此之前,德国由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分区占领。在德国事务上起主导作用的美国和苏联,两国都赞同使德国重归统一,但就如何统一的问题上有很大分歧。美国主张先让德国实现经济上的统一,在完成政治上的统一。苏联则主张应该先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再实现经济上的统一。双方互不相让,德国统一迟迟不能实现。

公元1953年,东柏林的工人因为工作量增加而工资却没有上涨决定罢工,紧接着引发了东德全国的示威游行,游行参与者提出了释放政治犯、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等口号,最后遭到苏联军队的镇压。游行于6月17日在全国范围内爆发,所以此次事件被称为“六一七事件。

六一七事件的起因是民主德国(东德)建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耗资巨大,再加上苏联还向东德索要战争赔款,东德财政入不敷出。

1954年,美、英、法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与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协定,决定让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并允许联邦德国重新武装。

公元1958年,苏联单方面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被三国拒绝;之后双方都作出要开战的姿态,试图迫使对方让步。双方围绕柏林的军事对峙,被称为第二次柏林危机。双方的紧张关系一直持续到1961年苏联和东德修建柏林墙,此后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都需办理入境手续。西方不得不默认柏林墙的存在。


柏林墙纪念公园

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德统一被称为历史上少见的巨大变革,自此以后,德国人实现民族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更是成为了欧洲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

1991年3月15日,四个占领国正式放弃对其的占领权。因此除了视为是一个分裂状态下的独立国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视为是当代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时期。

根据《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直到1999年联邦政府才统合完成;而波恩则获得了联邦城市的地位,包括国防部、农业部等在内六个联邦行政部门位于波恩,是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